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规划
一、专业现状
本专业是威尼斯官网体育类本科专业中的基础骨干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运动人体科学学科1998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筹备学科,“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成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成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精品化课程
以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通过专业调研和广泛征求本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专家的意见,在2013年6月完成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力求范围宽广,增加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加强那些概括性强、适应面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构建以省级精品课程为核心课程,以院级精品课程为主干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目前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4门省级精品课程。
(二)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并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学术领军人才引进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双管齐下,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高效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引进学术骨干2名,分别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王永泰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毛德伟教授。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2名。有计划地安排2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支持2名教师到国内外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近两年引进2名博士。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人才梯队,人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2012年,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地方体育事业
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本专业先后建成7个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包括实习和实践的良好环境,为培养适应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建了优质的平台。“欢迎光临威尼斯81366—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实践教育基地”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开办国家高级保健按摩师和营养师培训班。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系统和国民体质监测评价等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面对社会需求,专业教师以讲座的形式面向中小学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老年人等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身指导、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宣传服务工作。
(四)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成立由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建立校督导员、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学生教学信息员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课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考试等关键环节设立教学质量监控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新教师听课制度、课程负责人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研讨会制度、考试考核操作规范、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排课调课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规程等,让教学过程有章可依。重视毕业生就业信息及档案资料管理,定期利用电话、邮件、腾讯QQ等方式进行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五)贯彻“科研强校”战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
积极响应“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五大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关于印发人才与科研工作政策和规定的通知》(2013【院字】20号)等政策。优化组合科研队伍,联合攻关,课题申报和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厅局级课题50余项,省部级课题35项,科研经费共计200余万元。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在国际和国内高水平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2篇,编写或编写专著3部。
二、专业建设定位、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意识逐渐增长。同时,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服务业升级,扩大内需,掀起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浪潮。在体育领域,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倡导健康生活,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品质,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推动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人才培养模式关乎人才素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是衡量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得所培养的人才在大健康产业中立足。
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基本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学校、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和体育健身俱乐部、医疗康复机构以及社区体育等部门和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健身指导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创新型人才和有闯劲、敢打敢拼的创业型人才。
依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举措,创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落实《欢迎光临威尼斯81366综合改革方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从课程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潜心研究,广泛调研,不断探索。
以运动人体科学省级重点学科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基础,以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强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革,综合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本专业教育特色及水平,形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机制,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国内独具特色的一流专业。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
1、创新创业教育
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科学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继续构建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杜会需求,着眼于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实用、实训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岗位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专项实训—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渐进整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相互渗透;同时,通过建立实训、实践课程单独考核制度和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继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常规化、制度化。继续加强现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制定相关管理方法鼓励学生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从业、创业能力。
2、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单一的讲授式理论课教学模式,推进案例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选取专业实践性比较强的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应用章节进行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索,加大案例分析研究在每门课程和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通过开设“运动人体科学实践课”等方式推进情境式教学模式,促使理论课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根据竞技专业群辐射专业课程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理论课与运动训练课同堂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落实对三、四年级实行的导师制,尝试从一年级开始,给优秀生配备导师,完善导师制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
3、课程方案修订
按照学分制改革、创新创业改革等修订课程方案,精选核心课程,压缩课程学时,提高实践课比例重。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作为体育学大类的基础课程,要打破原有学期的规划,制定可调节课程计划。
根据学院“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的序列化精品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强化4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增加《分子生物学》、《运动人体科学专题》2门院级精品课程。加强对已有精品课程的监督与检查,在不断总结和逐步积累教学经验、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4、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这一主线,构建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依托现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等实验教学平台,按照实验本身的内在联系和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重组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由基本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项目组成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在部分核心骨干课程中加大实验课开出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岗位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市场调研等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规范、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技能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强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每年50%以上的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2-3次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拓展合作办学的单位,进一步完善和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君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内容。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与山东省科学建身中心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高水平师资,实施博士化工程
引进本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术骨干,计划5年内引进学术骨干1名,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2名;鼓励现有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使博士比例达到55%,有国外学习背景教师的比例达到20%。依据学科特色方向,逐步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负责,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复合型教学团队。
2、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落实学院《学术梯队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做好专业带头人遴选和梯队建设工作,为专业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后备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国内进修与会议交流、境外进修与培训、运动队和科研中心实训三种经历。预计每年不少于30人次参与,受益于三种经历建设的教师比例超过50%。
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结对子。指派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培养复合型教师及兼职教师队伍
实施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预计至2020年复合型素质教师达到28人,占教师总数的71%。此外,聘任具有职业资格认证高水平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壮大师资队伍。
4、教学团队建设
强化运动人体科学省级教学团队建设,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做准备。按照院级标准建设“运动员机能评定”、“体适能与健康”2支教学团队。
(三)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成立由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运动员康复中心专家组成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委员会参与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
每年聘请3-5名专业建设合作单位和产学研合作基地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作用,提高产学研合作实践育人水平。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山东省运动员康复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将每年接收60%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每年接收培训青年教师2名。
2、推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跟踪国际研究前沿,了解专业动向,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运动队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然后将运动训练实际中最新的科研诉求和竞技训练理论与方法融入到理论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解决实际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
使所有本科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开设大学生创新实验,用一流的学科条件强化本科生科学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选派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每年组织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团队2个以上,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学生10名以上。
(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学科研保障能力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并对学院教学实验指导委员会和分管院长负责。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院实验室教学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作用。
不断提升原有的运动解剖学实验室、运动生理学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运动医学实验室、体质测试实验室、中医学基础与推拿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同时,改善筹建运动人体机能评定实验室、运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运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紧密结合、设备先进、成果突出的高层次、多功能实验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科学研究项目开展提供保障。
实验中心统一管理和调配人、财、物,优化资源配置,仪器设备得到高度共享,每年面向全院六个系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开放,预计大部分设备每天至少开放8小时,每周5天连续运行,仪器设备利用率达90%以上。
2、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本专业已先后建成包括山东省水上运动技术学校、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山东省田径管理中心、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7个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实践的良好环境,为培养适应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建优质平台。到2020年,将新增5家实训基地。通过与专业运动训练队、体育科研、体育健身及体育康复机构、企业的合作,建设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代表不同行业特色、综合化、完整的创新实践环境,开展系统化的实训和实践教学,并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体育科研、体育康复实际状况,掌握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五)加大科研工作扶持力度,力争科研课题新突破
充分依托“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和“山东省运动器材研究所”两个科研平台,组织专门队伍,实施科研攻关,争取尽快获批更多高水平科研课题和标志性研究成果。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纵向课题经费达到300万元;取得2-3项高水平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50篇,其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或国际刊物上发表20篇以上。
四、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实行“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将专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主要精力用于专业发展和建设,不断创新思路,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协调管理,在专业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建设、重大课题的申报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实行责任人制度,明确责、权、利,确保规划落实。
(二)关于人才与科研的各项政策制度执行到位。学院颁布《科研奖励办法》、《关于印发人才与科研工作政策和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博士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通知》、《学术梯队建设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强贯彻执行力度;根据专业发展要求,适时推出保障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选派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大学访问、研修,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学术理念,促进科研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更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设施保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培育特色,争创优势。
(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上层次。建立科研奖励与成果公示制度,鼓励和督促教师重视科研,促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奖励力度,对国家级课题、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创新团队项目、省部级奖励等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六)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系统收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查研究,建立起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评价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用以指导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等,及时进行调整。